4.0績點分數(shù)對應表(GPA算法大公開)

申請美國研究生的第一道門坎就是GPA。對于成績單上已經(jīng)有GPA的學生來說,無疑省了很多工作;但是對于那些成績單上沒有GPA的同學們來說,就有點頭疼了。

在中國,GPA常見的方法很多。比如北大算法,川大算法,復旦算法。

但是,在我們申請美國研究生時采用的方法中,比較常見的有WES算法、標準4.0算法、標準算法改進1、標準算法改進2以及北大算法。接下來,我們著重說一下這五種算法各自的標準和特點。

WES算法

WES算法,是World Education Services算法。有些學生可能會去做成績認證,那么認證出來的平均績點就是按照WES算法算出來的,一般用這種算法結果會比較低。下面是分數(shù)段對應的績點:

分數(shù)段 績點

100-85 4.0

84-75 3.0

74-60 2.0

60下 1.0

標準4.0算法

標準4.0算法,是國際上非常普遍的一種算法。標準如下:

分數(shù)段 績點

100-90 4.0

89-80 3.0

79-70 2.0

69-60 1.0

標準算法改進1

標準算法改進1,是在標準算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。標準如下:

分數(shù)段 績點

100-85 4.0

84-70 3.0

69-60 2.0

標準算法改進2

標準算法改進2,也是在標準算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一種算法,標準如下:

分數(shù)段 績點

100-85 4.0

84-75 3.0

74-60 2.0

北大算法

北大算法,就是北京大學采用的GPA計算的方法。這一算法算出來的結果會比較高,因為分數(shù)段分的更加細一些。標準如下:

分數(shù)段 績點

100-90 4.0

89-85 3.7

84-82 3.3

81-78 3.0

77-75 2.7

74-72 2.3

71-68 2.0

67-64 1.5

63-60 1.0

那么,我們怎么根據(jù)成績單上的信息來算自己的GPA呢?

首先,計算GPA需要知道每門成績的學分,這個在成績單上都有表明。

此外,我們根據(jù)上述五種不同的標準,來寫出每門課程的績點。用(每門課程的學分*對應課程的績點)的總和除以學分的總和,就會得到不同算法下的GPA,也就是平均績點。

五種算法得到的GPA肯定是有高有低,建議學生可以選擇一個最高的GPA寫在自己的CV中,你不用擔心國外認為你有造假的行為,因為這幾種算法在申請美國研究生時是最常用的。

如果你的General GPA并不是很高,建議學生可以選擇專業(yè)課進行專業(yè)GPA的計算。如果整體GPA沒有優(yōu)勢,我們可以考慮專業(yè)GPA,因為美國還是很注重專業(yè)成績的平均績點,這一種技巧非常適用于體育、毛概、形勢政策等分數(shù)不理想的情況下。

如果你認為自己大學本科期間,成績逐年有進步,或者大三大四成績有明顯進步。建議學生可以單獨計算一下每一學年的GPA,最終展示在CV中,讓招生委員會看到你不斷進步的證據(jù)。